验收表 | 负责人 | 课程团队 | 课程建设 | 课程资源 | 拓展资源 | 课程特色 | 政策支持 | 学习空间
 

 课程建设 | 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

  “雕塑创作”作为雕塑专业在五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点课程,既具有丰厚的教学积淀,又不乏积极创新的思路,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加大了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雕塑创作教学的新体系,在子课程建设上也独具教学特色与优势。课题组对创作课程的开展具有丰富的经验,创作课程的教学成果丰厚。2007年,“雕塑创作”被评为广东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建设任务,适时地对雕塑创作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创新。2013年,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进入了新的转型升级阶段。

一.课程主要历史沿革(1953-2006)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成立于1953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雕塑创作课始终是在教学与科研中不断完善的重点课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雕塑系资深学术带头人潘鹤教授提出了“雕塑的出路在室外”、“民族风格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等著名观点。在此观念引领下,雕塑系率先将雕塑创作引向室外,使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城市雕塑”这样一个深刻影响当下城市环境及社会文化的雕塑创作形式开始深入人心。为此,纪念肖像创作课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熟。八十年代中后期,梁明诚教授在雕塑创作教学中引入材料教学与现代雕塑艺术创作理念,进一步确立了雕塑创作在全国雕塑专业教学中的领先地位。

新世纪,以多元化和实验性为主要特色的新艺术时代到来。在黎明教授的带领下,雕塑创作课程组对雕塑创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首先,在二年级开设了专业实习与创作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作能力;其次,为了保证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三年级特增加的中国传统雕塑和四年级上学期的非传统材料两门专题创作课程;再次,四年级下学期开设了纪念肖像创作课程,作为学生写实能力的大演练;最后,五年级毕业班以“全面、自由、开放”为原则的自由创作课程作为本科学位课程,成为学生创作能力的全面检验。由此,构建了雕塑创作教学的新体系,开创了雕塑创作教学新的格局。

二.课程主要建设发展阶段 (2007-2012)

2007年,“雕塑创作”被评为广东省级精品课程,在备受鼓舞的同时,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教师围绕进一步建设任务,针对原雕塑创作课程存在的问题而加大了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调整与更新。期间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雕塑研习与创作课》、《超写实雕塑课程》、《综合材料》、《材料语言与视觉呈现》等子课程,并优化《自由创作》后发展为《毕业创作前期》课程,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雕塑创作教学的新体系,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深受同行的好评。于2009年,“雕塑创作的传承与创新——构建雕塑创作新体系”被评为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对创作课程改革建设的一个肯定与鼓舞;直至2012年,雕塑创作课程组顺利完成了省级精品课程的五年建设工作,在取得丰硕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为课题组开始思考下一阶段的课程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互动教学、产学研结合实践应用技能,变革评分方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如2009年的橘子洲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2010年江门星光园雕塑项目等大型公共雕塑成为了将雕塑产业、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制作,寓教其中的社会实践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2、加强课程的学术支撑与学术交流以促进课程建设。

(1)为提高学术研究对课程教学的理论支撑,课程团队非常重视自2006年开设以来的《中国古代雕塑史》、《西方雕塑史》两门针对雕塑专业的史论课程,随后也增设了毕业论文撰写的阅读写作课。

(2)围绕雕塑创作课程建设与提高科研水平,任课教师团队发表教改、教研论文26篇,并先后申请了5项科研课题,分别有《大型纪念性肖像雕塑的创作过程记录与整理》、《重生——原生偶像艺术材料智慧》、《东方取经——中国传统雕塑人物造型研究》、《浮雕技法在超写实雕塑中的运用》等,均获得广州美术学院院级课题立项。

3)雕塑系积极主(协)办一系列的专题展览10余场、主要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共22场次,其中主要活动有:2008年,联合广东雕塑艺委会等机构举办广东省首届雕塑大展及学术研讨会;2010年,又协助中国雕塑协会等单位一起成功举办了“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创作研讨会”。

3加快了课程所需的软硬件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及环境的优化升级。

(1)提升材料课程教学的条件。筹集资金改善及建设泥塑放大实验室、金属铸造实验室、综合材料实验室、优秀作品陈列室、资料收藏及阅览室等。

2)利用网络资源,形成开放、共享的互动教学模式。建立了广东省雕塑创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并利用雕塑系官网“雕塑空间”网站及时地发布雕塑系即时资讯,并且在各个教研室的网络模块中不断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视频,学生的优秀作业等教学资源。另外建立了每个工作室专门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在行业内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如我系官方微信公众号“GAFA雕塑系”、实验雕塑工作室的微信号“gafasyds”,不仅注重时效性,而且能够充分起到对学生作品的推广作用。

3)不断完善教学软件资源。目前雕塑系资料收藏室保存的雕塑类相关书籍与杂志共计3千余册,平均每年新增300余册;用于教学的数字资源总量约150GB,其中教学视频约50GB,对雕塑创作课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支撑资源。另外,2006年雕塑系针对课程建设创办的系报《空间》,成为展示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为师生交流、兄弟院校同行交流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途径。

三.课程转型升级及精品课程群建设(2013年至今)

2013年至今,课程组对雕塑创作课程进行了新的课程定位,不仅重视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升级改造,更强调整合资源,提炼成果,实现师生之间多形式、多渠道的互动,兄弟院校同行之间更顺畅的合作交流,为社会大众了解与认识雕塑创作提供平台。

课程组努力打造共享性、时效性、生动性的全新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平台。首先,课程具有共享的功能,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共享,另外教学面广,本专业外的学生可通过网络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时效性,学生能及时地分享每一门子课程讲授情况及资源,并能随时在线上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评价;生动性主要体现在资源信息摄取相对随机、灵活,比如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有同学录制到一段颇为精彩授课的视频片段,可以随时随地的共享在网络平台,供大家学习与探讨。共享性、时效性、生动性的有机结合对课程教学产生巨大的效益,效益直接影响课程的改进。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的来临冲击着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课程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推动下,针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断地更新、转型,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网课、微课,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为此,雕塑创作课题组进入了新一轮的建设:在继续完善课程内容、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果的前提下,推进课程的实际应用,在原有的精品课程网站基础上进行升级,做出更加具体、科学、合理的板块建设。把原有的建设成果总结梳理、多个课程教学过程演示展现,通过网络共享,对雕塑创作课程的“精品”资源分类,把系统的课程资源逐步上网,做好了这一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以真正实现课程最大程度的师生共享、行业共享、社会共享。自2013年该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着力加强课程的四大特点与定位,新增一系列子课程,并将相关教学录像及参考书籍进行及时配套,尝试利用国际Mooc教学理念对该课程经行信息化建设。完善各个子课程的教学资源网站建设,优化模块式学习。

在不久的将来希望达成一个目标,那就是将本课程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首先,拥有发展中并趋向成熟的网络教学系统,只有完善的教学平台才能吸引师生的使用和保障教学过程的顺畅;其次,日常教学生活中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授课方式的优势,传统面授课堂教学以讲解与训练为主,使得学生掌握创作的技能与思维的启发;但课后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交流,打破了课堂时间与空间的客观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有效弥补了学习效率,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最后,教师们通过参加培训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习惯使用线上教学方式与学生交流,形成网络教学意识;学生则通过老师的引导,培养了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线上学习的乐趣,最终充分使得网络课堂教学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