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表 | 负责人 | 课程团队 | 课程建设 | 课程资源 | 拓展资源 | 课程特色 | 政策支持 | 学习空间

课程团队

一、课程团队结构

二、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及青年教师培养

1、课程团队整体素质

(1)项目负责人

课程团队负责人、著名雕塑家黎明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黎明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雕塑创作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课题1项,广东省级教改课题1项,创作课题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曾获“首届广东省优秀中青年文艺家”、“广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广东省高校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现为国家特色专业广州美术学院“绘画”、“雕塑”负责人广东省重点学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雕塑”负责人,广东省级特色专业“雕塑”负责人,广东省教学团队“雕塑创作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广东省级精品课程“雕塑创作”项目负责人。2009年,其主持的“雕塑创作的传承与创新”获得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黎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大师,在主题性公共雕塑创作和雕塑材料工艺方面有独特研究。其学术造诣高,曾荣获12项重要的学术奖和6项学术荣誉称号,近三十年来,已完成各类雕塑作品百余件,作品数十次在各类专业展览中获奖、入选,其中获得文化部奖励4次、中国奥委会奖励3次,独立负责国家级、省部级大型雕塑艺术创作10余项,多件作品被安置在全国各地的公共场所,如第16届广州亚运会藤球馆雕塑《龙腾》、中国国家大剧院雕塑《旋律》、长沙贺龙体育馆组雕《人与自然》、东莞《玉兰大剧院浮雕》、中山市兴中园广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雕塑、广州雕塑公园的抗“非典”纪念雕塑《保卫生命》(集体创作)等,200912月,黎明创作设计的由中宣部、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的国家级重点艺术工程巨型雕塑《青年毛泽东》(长83米、宽41米、高32米)在长沙橘子洲落成,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雕塑史上新的里程碑”,堪与美国“自由女神”、“总统山”及前苏联“祖国母亲”等世界著名大型雕塑媲美,是载入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一个大事件。2012年,该创作获得了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其在国内影响较大,是一位学风正派、团结同志、富有开拓精神的团队带头人。团队其余的成员也都长期承担着大量雕塑艺术创作、研究项目,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进行理论的探讨与升华,为雕塑创作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团队结构合理,人才素质优异、层次较高,整体水平领先

雕塑创作课程组有教师13名,其中学术带头人1名,外聘教师1名,专业教师11名,分工负责相关的课程教学、实践及学生研学指导,课程资源(包括各类创作专题、教材、实践等)开发与建设等工作。

课程组教师以中青年为主,是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好、极具发展潜力的队伍。主要表现在:

职称结构——教授3 人、副教授7人,讲师3 人,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层次;

年龄结构——50 岁以下教师9名,占70%。中青年为主的队伍结构使得整个课程组充满活力、富于创新,同时丰富的教学实践积累,又使得课程组的教改教研有了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源泉,有力地推动了课程建设与发展;

学历结构——博士3 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为高水平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缘结构——具有外校学历和工作经历的教师8人,占60%

考虑到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特质,课程组在人才引进与师资培养时除关注其学历层次、学缘背景外,对其所具备的知识结构(雕塑理论)和能力结构(科学研究-创作实践结合)尤为注重。任课教师毕业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美术院校和综合院校,是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经过持续的建设,目前,课程组教师100%具有雕塑专业的知识结构,92%具有参与社会雕塑创作的经历。教师中有3人具备人文社科教育背景,能在史论、人文素养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总体上看,当前本团队教师专业结构能较好地满足雕塑创作课程教学的要求。2011年,雕塑创作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这是对课程组教师团队的肯定,也为后续的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另外,在雕塑创作课程组教学团队成立之初,就对师资队伍有较完善和全面的培养规划和措施,效果显著。通过帮、传、带等方式增强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快年轻教师的发展与成熟,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的骨干力量,逐步完成新老教师的交接,取得显著成效。

2、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是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成长直接影响到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雕塑创作课程是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创作能力、艺术修养和教学方法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对青年老师的培养是课题组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既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提升,更包括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教学团队一贯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了长期的师资培养计划并采取有效的实施手段。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帮、带的做法,帮助青年教师确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教学第一的工作态度。同时,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环节、了解教学过程、把握教学常规,向他们传授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会拟订教学计划和撰写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

1实行青年导师制。开展老、中、青教师结对教学、科研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或者中年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组对授课,形成真正的传、帮、带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2)成立教学督导组。学校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具体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督导组教师将青年教师的课堂作为督察重点,随时进行现场听课和课后的即时指导;课后则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与教学建议,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并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改进、完善的举措,不断改进教学实效。

3)攻读学位与进修访学。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发展规划,支持其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从事学术访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等,以进一步优化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其中杨小桦老师于20077月获得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高蒙老师于2012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陈晓阳老师在中山大学人类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陈克老师完成了中央美院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此外,还坚持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巴黎艺术城参观访学,努力创造条件使年轻教师“走出去”,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始终保持与学术前沿相一致。

4)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把青年教师推向教学和科研的前沿,放手让青年教师担任课堂讨论、实践课程指导、授课、论文指导等工作,逐步担任主讲,使他们尽快挑起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任。并坚持以业绩为标准,大胆提拔,破格重用,扶持青年教师成长。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已成为各个雕塑创作工作室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5)加强团队研讨、交流。教学团队经常进行教学观摩、示范、座谈讨论等教学研究活动,研究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教研活动,使得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帮教互促,促进青年教师继承资深教师的宝贵经验,又促进资深教师从青年教师身上汲取新思想、新理念。建立教学汇看制度,要求每个创作课程结束后,都采取集体观摩教学展示、团队教师提出课程建议、展开讨论与考核的形式,使青年教师更快的吸取经验,交流心得,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通过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系列努力,涌现出一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各类国内外专业创作及教学成果奖的获得者。其中,陈克老师在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中,以作品《后文艺复兴——大卫》获得了中国雕塑艺术大奖,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2012年,5位教师作品入选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其中夏天老师获中国雕塑青年新锐奖。陈晓阳、韩小囡老师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的学术研讨会,针对雕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沿问题展开发言,受了广泛的关注,其后的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发表也是教学与科研成果的一大总结。夏天、张弦老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雕塑创作项目中,多件作品安放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多个城市。陈宏践老师注重教学积累,积极申报教学课题,投身创作实践,筹备展览,并为雕塑创作教学工作提出了众多可行有效的措施、方法,其已连续三年在学院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中青年教师的成熟,确保了雕塑创作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为未来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近五年的教改成果

本着“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为特色的美术与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结合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课程组创造性地构建了“雕塑创作”课程教学新体系,建设了完善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保障了新课程体系高质量的实施。

课程组老师在多年课程教学与建设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要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创新性的改革,要在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思想、新方法;不仅要有理念、有思路,还要切合实际,便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取得新成果,使课程成为“精品”:

1、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构建了“雕塑创作”课程教学新体系。

配合雕塑系五年制教学改革,制定全新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创建雕塑创作课程教学新模式。实行低年级进行专业基础教学,高年级进入工作室学习的制度,确立了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创作教学思路,整合重组教学内容,创建特色鲜明的雕塑创作课程新体系。

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创作能力的提升。

考虑到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技能性强的特点,课程组尝试专业考察与课堂辅导相结合,教师示范与随堂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际创作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教学注重多样性和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效果。

3、完善课程教学全程的科学管理体制,确保课程教学的科学合理。

在确保艺术创作教学自主性的前提下,明确课程负责人、系主任担任本科课程教学、听课责任人制度,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每一课程结束时组织全系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集体汇看与评分,确保教学效果检查的公开与公正。

4、多方位推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随着办学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广州美术学院在各地共建立了17个教学实习基地,我系的实践教学条件也随之有了极大提升。除此之外,本课程组通过与福建惠安荣发石业、山东青州博物馆、广东台山等单位联合共建了雕塑系专业实习基地,与广州周边的雕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创作中去,在开拓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5、建设教材及配套网络课程,丰富教学资源

系统优化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最终应体现并固化到教材中,以发挥更大的效用。基于这样的理念,课程组在进行教学、教改实践的同时,精心组织力量编著相关教材。《雕塑创作基础》、《中国肖像雕塑》在经过多年讲义使用的基础上已分别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和安徽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超写实雕塑》已进入了出版印刷阶段;另外,《材料语言与视觉呈现》、《中国传统雕塑》和《雕塑的可能性——自由创作》也已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材出版计划立项。

针对课程教学技能性突出、教师示范作用强的特点,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立体化学习资源,课程组开发、建设了“雕塑创作”网络课程,2007年作为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上网以后,在教学中起到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渠道。

(二)、获得的教学表彰

(三)、教改、教研论文

   1、黎  明:《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肖像的教学探索》,《雕塑》2003年第4期;

   2、黎  明:《现实主义肖像雕塑的再认识》,《雕塑》2003年第5期;

3、黎  明:《在转型中建构——关于首届广东雕塑大展》,《美术学报》2008年第2期;

4、黎  明:《面向社会 因地制宜 差异发展》,《美术学报》2008年第3期;

5、黎  明:《我塑毛泽东——橘子洲大型雕塑青年毛泽东像创作思考》,《艺术中国》2009年第6期;

6、黎  明:《系统与多元——雕塑创作教学的当代要求》,《中国美术》2011年第4期;

7吴雅琳:《雕塑创作教学基础初探》,《雕塑》20033期;

8吴雅琳:《传统的缺失——对当前中国雕塑界文化生态之思考》,《美术学报》2007年第2期;

9、吴雅琳:《2009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创作》,《雕塑》2009年第6期;

   10、吴雅琳:《西北探源——中国古代雕塑专业学术考察》,《美术学报》2011年第1期;

   11、吴雅琳:《东方取经——中国古代人物造像教学初探》,《学院雕塑》20121月;

   12、陈  克:《05届毕业生自由创作随想》,《雕塑》20057月;

   13、陈克:《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06届毕业生作品展》,《艺术界》2006年第5期;

   14、陈克:《城市雕塑的人文关怀》,《雕塑》2006年第3期;

   15、陈克:《雕凿出口 塑造坦途》,《美术研究》2006年第3期;

   16、陈克:《学院派的当代雕塑艺术创作》,《艺术界》2007年第3期;

   17、陈克:《让精神充满物质》,《中国雕塑》2009年第2期;

   18、陈克:《当代雕塑的虚拟与复制》,《荣宝斋》2010年第6期;

   19、陈克:《个体意识的当代性转译》,《艺术风尚》20119月;

   20、陈克:《由求形到“求态”的转换》,《学院雕塑》2011年第3期;

   21、杨小桦:《04届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成果展示》,《雕塑》20047月;

   22陈晓阳:《作为材料本体的综合材料》《雕塑》,2003年第6期;

   23陈晓阳:《心灵的寓言》,《美术学报》2005年第2期;

   24、陈晓阳:《从边缘到多元——广美雕塑系毕业创作现象》,《中国雕塑》20104月;

   25、陈晓阳:《在地实验》,《和而不同——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20114月;

   26、高  蒙:《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雕塑》2004年第5期;

   27、高  蒙:《行走的幽灵——贾科梅蒂的雕塑》,《中国当代雕塑》20057月;

   28、高  蒙:On the road——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as public》,《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塔特林国际建筑年会论文集》20108月;

   29、蒋剑韬:《形神意格——再读梁明诚老师的雕塑艺术》,《美术学报》2006年第3期;

   30、蒋剑韬:《关于雕塑专业雕塑史论的教学》,《雕塑》2006年第4期;

   31、蒋剑韬:《再谈雕塑专业开设雕塑史论课程的必要性》,《美术研究》2008年第3期;

   32蒋剑韬:我行我路——艺术家眼中的“广东当代”,《画廊》20107月;

   33、韩小囡:《“继古开今”渐成趋势》,《雕塑》2009年第4期;

   34、韩小囡:《返本开新——中国传统雕塑创作教学》,《中国雕塑》2009年第3期;

   35、韩小囡:《消费社会的“去经典化”与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20103月;

   36、韩小囡:《西洋雕塑的民族化与传统雕塑的现代化——对中国》,《美术学报》20104月;

   37、韩小囡:《当代语境下纪念性雕塑的回归》,《中国雕塑》20106月;

   38、韩小囡:《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美术观察》20108月;

   39、韩小囡:《作为人文对象的纪念性雕塑》,《美术学报》201010月;

   40、韩小囡:《纪念什么?》,《学院雕塑》201012月;

   41、韩小囡:《当代纪念性雕塑的人文承载——谈黎明和他的<青年毛泽东像>》,《美术》201012月;

42、夏  天:《金属雕塑中国意境》,《画廊》2008年第1期;

43、夏  天:《追寻现代——广州美院金属焊接雕塑课程综述》,《雕塑》2011年第4期;

44、夏  天:《独抒己见,携手同行》,《美术观察》20117月;

45、张  弦:《极致的延展——雕塑教学中的超写实技巧》,《雕塑》20111

46、张  弦:《限制中的美感——纪念馆雕塑》,《艺术中国》2011年第1

47、张  弦:《水到,自然渠成——实验工作室毕业创作过程小记》,《美术学报》20115

   48、陈宏践:《抉择刍议——我的雕塑创作体会》,《美术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