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木口木刻英文名称:Wood engraving
课程编号:30206011授课对象:版画系二、三、四年级本科生
学分/学时:4/64 周 数:4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木口木刻是起源于英国的木刻版画技术。它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方面不同于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是在木块的横截面上进行雕刻。由于木材这个面的质地细密均匀,没有横竖纹理的区分,因此可以刻制出更加精细的线条和微妙的层次变化,基于所用板材特质,木口木刻把木刻版画的表现力推到了极致。
在本科四年选修课中,木口木刻在通过在木版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木口木刻从认识材料与工具入手,通过木口木刻插图训练,了解一幅木口木刻版画作品的制作过程。在逐步的学习中进行木口木刻创作实践,掌握木口木刻的版画创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课程来学习和掌握木版画的基本原理和木口木刻技法与制作步骤,同时鼓励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使其能够独立熟练地在创作中应用。
二、教学原则和要求
1对木口木刻版画专业和技能及艺术规律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木口木刻版画本体语言研究的深化。
3、木口木刻本身就具有精致细腻的语言特点,在掌握木口木刻基本专业技术语言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与独创性,探索更丰富更具特点的木口木刻版画表现形式语言,发挥自我的创造力。
三、授课方式
1、讲授木口木版画发展简史。
2,介绍木口木刻工具,材料。
3、理论讲授,作品资料分析,技法示范与具体辅导相结合。
4、运用多媒体设备介绍和分析中外作品,现场作木刻技法及制作程序的示范。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1.木口木刻工具与材料
学习木口木刻首先要对工具与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本单元作为初次选修的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对木版画有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对木刻的材料工具逐步熟悉,初步认识它的性能和作用,较好地掌握木刻的制作程序和技法,以及掌握制作步骤和工具材料的使用。从而培养学生对木口木刻版画产生兴趣爱好。
2.木口木刻插图
木口木刻最初的发展就是作为图书插图制作,在学习木口木刻之处,通过小幅的木口木刻插图训练,熟悉不同的刀法运用,版材处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刻绘手段。
(1).了解木口木刻基本原理与艺术特点,
(2).掌握木口木刻的刀法组织和应用,尤其对刀法组织规律的进一步认识运用,对刀法的衔接,运刀方向的处理,掌握处理木口木刻排刀的丰富变化技巧。
(3) .学习使用木口木刻制作插图的方法以及画面组织的能力。
(4).掌握版画作业的制作规范及要求。
3.木口木刻创作
在通过木口木刻插图的基础学习之后可以进行木口木刻的命题创作与非命题创作。
(1) 命题创作:
通过命题创作的形式,进行木口木刻版画创作。通过设定大致创作主题与方向引导学生完成木口木刻的创作实践,积累木口木刻技术方法与创作经验。
作品完成形式可以是木口木刻圆形横截面,或者木口木刻拼接版。
(2) 非命题创作:
在木口木刻命题创作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木口木刻非命题的创作。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自定主题进行创作实践。通过一次完整的木口木刻实践,掌握木口木刻版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1. 绘制创作稿
2. 处理版材,转拓画稿
3. 精致刻绘,细心调整
4. 印制画面,画芯托裱
五、课程作业
木口木刻插图
作业要求:
以木口木刻的方法完一幅插图作品,作品不小于30x30cm。1-2幅。
木口木刻创作
命题创作;根据主题完成画面构图与刻绘,完成一幅不小于30x30cm的木口木刻作品。
非命题创作:结合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解认识去构思构图,尝试运用不同构图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在木刻语言表达上力求独到性,创造性。完成一幅不小于30x30cm木口木刻作品。
六、考核和评价方式
90分以上:学习态度认真,能很好地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画面整体感强,画面生动,构图完整,能熟练地掌握木口木刻语言与刀法。
85—90分:能较好地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画面有一定的感受,较为主动。画面整体,有一定的表现力。
80—84分:能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有感受力,构图完整,但画面整体感稍弱,用刀不够大胆。
75—79分:基本能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构图完整,但不够整体,描摹画稿用刀。
60—74分:勉强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造型不主动,作品感受力不强,画面缺乏表现力,显琐碎。
60分以下:不能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作业量不够。学习态度较差,缺乏整体意识,没有表现力。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1、《木版画教程》 孙世亮 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