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建立三大核心课程模块,聚焦当代社会需求
2.1.1设置“开放性、前瞻性”课程模块,针对“当代性”人才培养目标,以方法论引领教学,开设:当代艺术理论、现当代西方艺术思潮、材料语言与视觉呈现、新媒介艺术创作、在地实验、数码创作、创意影像、实验雕塑等课程,直面当代艺术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话能力。
2.1.2设置“本土性、社会性”课程模块,针对“现实性”人才培养目标,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回应社会重大命题和艺术主题,开设:文化遗产考察、传统视觉文化形态考察、新具象观念与表达、超级写实雕塑、主题性美术创作、纪念肖像创作、纪实摄影与影像创作等课程,引导学生从家国情怀与现实关怀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2.1.3设置“互动性、参与性”课程模块,针对“公共性”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美育为基础,开设:美术教育学、岭南艺术教育、专业实习、田野调查与创作、公共雕塑创作、公共艺术策划、社会公共空间展示、插画文创衍生品设计、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等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现场,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
2.2搭建开放教学平台,形成自主学习氛围
2.2.1搭建立体多元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课题化、教学现场化,依托“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广东高校版画协同育人平台、绘画综合材料与油画修复协同育人平台、岭南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协同育人平台,与广东美术馆、华为集团、雄安新区、深圳观澜版画、雅昌文化集团等共建的27个校外实践基地,以及造型艺术、油画、版画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成学院教学的社会拓展。
2.2.2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依托《油画创作》《雕塑创作》《水彩画》《版画与空间》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当代石版画创作》《实验艺术创作与研究》等7门省级示范课,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打造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
2.2.3拓展专业边界,“以学生为中心”,全专业贯通基础教学,制度性跨专业选修,在进行专业及人文通识全面训练基础上,学生进入工作室开展针对性专业学习,结合学术讲座、工作坊、研讨论坛等手段开阔学生视野,形成多元思维,达成专业融合。
2.3建立学校、社会交互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教学与展览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创新体系,在专家听课、集体汇看、教学巡查的常规教学评价体系之外,基于美术创作、专业展览与社会反馈的有效机制,开拓以课程创作、自主创作、毕业创作为主线,通过校内展、校外实践基地展、师生教研展、社会公共空间展等多种展览形式,直面社会,接受多方检验。(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