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教学名师
首页 | 验收文件 | 课程团队 | 课程建设 | 课程资源 | 课程特色 | 课程评价 | 政策支持 | 学习空间
当前位置: 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意与技术 >>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

 

自我评价  

在传统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美院学生的特点,以及我院自身的教学目标,加强了技术课程的感性化认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和理解有关技术的知识。课程设置上着重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亲手搭建模型来感受和理解相应的知识点。

此外,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专业教学的成果交流,经常更新教学资料、调整教学切入点,让学生能从最新的案例、最新的视角来理解原理。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传统的课程体系中,设计专题和技术专题是分割的(分为不同的课程来进行),设计归设计,技术归技术,各不相干。为了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技术类专题仅仅是生硬死板的知识讲授,设计创意类专题往往是空洞虚幻、天马行空地的情况,本课程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提出几个技术类专题,并用一个设计创意课题引领,融合成一个创意与技术结合的课程,设计创意从技术中来。使得原来的设计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设计模式是先天马行空地创意,深化时再寻求技术的支撑;现在的设计模式是设计创意可以直接从技术中来,使得创意既有根据,又容易深化。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父母和教师不要总是叮咛、检查、监督、审查他们。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也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地设计。而且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并引导学生的创意,使得学生既能找到创意的源泉和根据又能找到创意的快乐(成就感和满足感)。

课题从实际工程项目中挖掘提炼出来,使学生既又实际基地条件的限制(或启发),又有实际工程项目成果的比较和参照。另外,课题组有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支撑。

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该课程目前在国内属于新的探索,尽管经过几年的摸索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在学术积累上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总结,形成系统的教学成果(如教材等)。此外,在硬件上,教师工作室设备和图书资料配置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教学实验室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未能全部及时建成,制约了实验性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同行专家评价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建筑学院黄建成副院长:“刘教授在我们合作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及中国馆的陈展设计中,在技术支撑上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我们一起进行的空间整合设计项目里,其新颖的设计理念,或时尚的科技元素的应用,得到了有关领导、主建方的充分认可,愿我们的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

学校评价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沈康评价课程负责人刘志勇老师:“刘老师是我院教学时间最长、工作经验最丰富的老教师。在教学模式、责任态度上、理念上,一直屹立在时代和学术潮头。刘老师知识面广,教学风格新锐,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喜欢听,反应很好,而且师生互动,和学生零距离接触,感觉很贴近。学生评价上刘老师的课,像玩一样,又学到东西,又开心。“

学生评价

    1. 学生对课程负责人刘志勇老师的评价,详见视频。

2. 《建筑结构》课程评论

通过学习国外与国内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掌握传统框架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材性以及新形建筑结构的特制材料和形式。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构造知识.了解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启发性

通过运用普通的A4纸张与借助液体胶水的粘合,产生与现实建筑中的框架结构和框架重量比例相致的情况下。按照课程的基本要求,同学设计结构的设计要求尽量发挥对纸性质的了解,造型与结构的结合。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做出一个具有独立站立的建筑模型,而且可以承载与现实比例相致的重量。努力的打破传统框架结构的形式,追求与艺术院校建筑设计的艺术结构。

建筑结构课程的结束,同学们对待建筑各种类型的结构出现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往后的建筑设计作品中出现了独特的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形式。

                                  08建筑学,梁华杰,201233                                                        

3.《建筑结构》课程的评价:

大体来说每节课的完整度比较高,都能把案例分析的很透彻。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度也都比较高。课程中对于中西方建筑的对比的内容我很喜欢,对比能让我更深刻的理解西方建筑与东方建筑的区别,能更好的学习到西方建筑结构的优缺点。老师布置的结构课程作业动脑性很强,对于学习建筑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缺点就是由于每节课的信息量很大,课程时间有点儿长。

                                    09建筑学,连城璧,2013/03/02                                                          

                                                             

4. 关于《建筑构造》课程的建议书

尊敬的谢老师:

您好!很感谢您长达两周时间为我们讲授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建筑构造课,在您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建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以前都是不怎么接触到的。

应该说,您的课跟我们之前上过的课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课都是相当的不系统,留给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过长,而很多时候那些作业并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来做,即使花了很多时间来做,成效也不大,因为大家都是为做作业而做作业,都不怎么去自主学习有关方面的较系统的知识。而在您的课里,我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一路走来感觉都很充实,一方面是来自于老师您,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主动要求学习的欲望得以加强。以前我们总花太多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却全然不觉,不是么?学无止境,苦海无涯,却需要一个指南针方能不迷失航向。我算是懂了。

也许有的人不懂得珍惜这样可以狠狠踢自己一脚的机会,似乎这在人的一生当中并不值得一提,毕竟人生难得糊涂,有时候沉睡比清醒要舒服得多,而人的本质是乐于逃避现实的动物,所以也就见怪莫怪了。

总之,老师的课知识性强,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循循诱导,使人易懂。若描述可稍加生动,则更有引人入胜之效,学生听来亦不会轻易犯困,反之会更轻松接受。

最后,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09建筑学,刘昌强,2010.10.31

                       

社会使用评价

   广东省LED设计培训中心周桦主任:“刘教授负责的培训课程《LED光环境设计》,教授内容角度新颖,内容广泛,全体基层设计师听课后反应强烈,像给我们洗了脑一样,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设计视野,谢谢刘教授。”以上是课程负责人刘志勇教授20132在 “广东省LED照明产品设计培训会”上做讲座后,主办单位领导的评价。

   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吴建平副院长:“刘教授在我们学院主持的全国技术师资骨干培训班中,所讲授的《材质语言与设计》课程,全体听课老师反映热烈,特别是刘教授对材料在当代设计之中所承担的设计语言的概念,对我们技术师范教学在材料与社会及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或实际应用的理念,将给我们今后的师范教学中带来全新的学习视野。”以上是课程负责人刘志勇教授2009年在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承办的全国技术师资骨干培训班”上做讲课后,主办单位领导的评价。



 

学院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68号,版权所有:广州美术学院 粤ICP备09183285号-2